跑全马?真的没想过。
过去,我连“敢不敢”都懒得想。但看着小伙伴们前年一个个完成了9+1,我的心也开始不安分了。去年,我不知不觉也入了坑。虽然跑过很多次半马,但全马完全是另一个级别。为了不给自己留后路,每次见到熟人,我都半开玩笑地说:“明年(2024年)十一月,我要跑纽约全马!”甚至还发了朋友圈。这话朋友们可能早忘了,但我自己记住了。既然说出去了,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。
十八周的AM 55计划:苦中有甜?
平衡是最大的挑战: 工作、家庭、睡眠,再加上我放不下的羽毛球,一切都要挤时间。AM 55计划的训练量高达820迈,而我最终跑了653迈。八、九月份因为两次小病打乱了节奏,不得不放弃interval和tempo训练,避免体力透支导致伤病。但所有long run我都一丝不苟地完成了,这让我在比赛前至少有了点底气,虽然心里依然打鼓。
赛前饮食,赛中补给: 最后一周严格按照补碳计划,以及星期六的丰富的补碳聚会!比赛当天,早餐吃了两片面包和一个香蕉;到赛场后又补了一个香蕉和一块bagel。赛前吃了一颗咖啡因胶,接下来第二小时和第三小时各补一颗,总共3颗咖啡因胶(35mg)。此外,还用了2个官方SIS胶、3个GU胶、8颗盐丸、两颗软糖,每个水站都小口喝水或Gatorade。
天公作美: 比赛日的天气简直完美,不冷不热,服装搭配也刚刚好,整场跑下来都非常舒适。
保守目标,意外突破: 作为首马,对目标时间并没有明确概念。前辈们建议用“2倍半马时间+10分钟”来估算,约为4:15。我心里觉得自己训练不足,目标定在4:30,努力的话争取跑进4:20。结果,4:11:23!比我最乐观的目标还快了三分钟,简直不敢相信!
最后几迈的调整: 后程尝试跟上4:10的pacer,但右大腿隐隐有抽筋的迹象,我果断放弃追赶,选择稳住节奏,以顺利完赛为优先。毕竟,有时放弃,才能成全。
完赛的喜悦: 能顺利完赛,甚至跑出超出预期的成绩,真的让我无比激动!这一路的目标、坚持、合理计划和训练,让我这个普通人也完成了“纽约马拉松”的梦想。感谢“爱跑”的组织和支持,才让我有机会经历这一切,也因为有你们陪伴我的生活才更精彩。
下一步?
谁知道呢,也许还会有新的挑战在等着我!